在合作之初,要坦诚沟通
经销商为什么要选择智能家居这个行业? 这是大多数厂家都很清楚的问题,市场空间大,市场前景好,这些笔者就不再赘述了。但这里面有几句话一定要对经销商说的,否则经销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1.行业前景、市场空间虽然大,但做我们的产品,市场份额大概有多大?在给经销商画市场大饼时,切莫忘记,市场不是我们一家的,还有好多同行也在虎视眈眈,稍微给给经销商泼泼冷水,一定要客观地说出来,经销商是不反感厂家这样泼冷水的。
2.再好的市场,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操作,不可能躺在床上就能数银子的。一定要跟经销商说好,要他们扎扎实实地做市场基础工作的,只有先种庄稼,才有可能最后打粮食。
3.智能市场还需要培育,赚钱可能没那么快。与其他市场不一样,智能家居市场要想赚大钱需要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很好的成功模式可以套用,需要经销商八仙过海,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然后,才有机会赚大钱。这样客观、实在地去和经销商交流,就会取得宝贵的“诚信”,同时可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要具备竞争性思维和切割思维
经销商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产品? 这点至关重要,有些厂家招不到经销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问题没解决。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好,就必须具备竞争性思维和切割思维。
1.利润永远是经销商最看重的
产品的利润空间一定要设计的合理,为什么要具备竞争性思维和切割思维?因为如果你的产品类型中已经有做的足够的好的品牌,你想在短时间内成为谋朝篡位者,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除非你是天才,所以你的价格体系一定要设计的合理,设计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既要让经销商有赚钱的空间性(利润差价),也要让这种空间性具备可能性(货能卖的动)。
2.产品一定要有卖点,卖点一定要差异化,要突出
智能家居市场目前从产品上来分类无非是灯控,安防,视听等,因此在某一个领域都存在多家厂商,产品功能也是各具特色,因此厂家在销售产品前要提炼出产品卖点。创造一个自己的品牌传达,把属于自己的市场切割出来。
要与经销商“捆绑”在一起
厂家一定要把经销商当成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一定要想经销商所想,急经销商所急。做经销商的是有风险的,所以经销商在投资时会有所保留,有所犹豫,一般不会一次性投资很大的,除非已经尝到甜头。经销商具有区域化特征,一旦选定厂家的产品,首先是向自己的小圈子推广,再后来慢慢围绕这个圈子做开,就如在水中扔石子,一圈一圈的,经销商的人脉就是厂家的钱脉。
1.经销商的代理权要有个梯度
鉴于现在的一些“不诚信”的现实状况,厂家一定要精心设计与经销商的合作办法,要让想做的有机会做(尝试做的),即使只拿很少的货,也要给其机会,给其向上发展的空间;要让有能力做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和积极性,要给其足够的地域和保护。
2.产品知识要培训,主要针对经销商的销售员
作为厂家我们知道自己产品的优点、缺点和特点,但学习都有个过程,有些经销商是半路出家,他们的销售员或技术员都是生手,但这些人却是市场一线的,订单就是从他们那里来,没有足够的产品知识,又谈何落单呢?
现在有些厂家由于人手紧缺的缘故,基本上都是做几份彩页交给经销商就算完成任务了,却没想过帮助经销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熟手,而智能家居产品销售有个特点,有点类似医生,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消费者就会舍你而去了。此外,培训不仅仅是准备文案就足够了,还要花大力气,实实在在地与经销商及其工作人员去交流,千万不能走马灯式地走一下就行了,一定要定点(某地经销商)、定时(某个时期)、定频次(一年几次)地去做这个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经销商感觉到和厂家是一体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经销商的市场一线人员迅速成为熟手,才能稳固渠道体系。
3.售后服务一定要认真培训,主要针对的是技术员
经销商并不怕产品质量有问题,怕的是出了问题厂家不理不睬,不予快速解决。 首先,厂家应该让经销商的售前、售后人员到厂里来学习,在这个时期,让他们熟悉产品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还需要讲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安装应注意的细节,安装后该向消费者交代哪些细节等。
其次,厂家要派技术人员去经销商当地,特别是前三次的安装,一定要和经销商的售后人员绑在一起工作,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由理论到实践的最困难时期,最容易出问题、最容易养成坏习惯的时期,所以厂家的这种支持工作价值巨大。
如何配合经销商发展区域市场?
经销商最担心的是厂家把合同一签,货一发,就任经销商自生自灭了。经销商自己寻找销售办法,摸着石头过河,提心吊胆。 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经销商太多了,所以对厂家的怨言也多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厂家应该背负更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在研发产品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我们这款产品的目标客户是谁?他们在哪里?我们怎么去寻找他们?什么样的价格,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而不是让经销商自己去摸索这些问题,最起码,耽误了时间!
1.与经销商就市场策略交流
在把握自身产品特点和目标客户的前提下,准备几套市场启动方案(必须自己亲自操作过,而不是写的很漂亮的一套理论),然后与经销商一起交流,结合经销商自己的优势资源(一般经销商都有一些相关的人脉)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可行的操作方案。
2.成为经销商的参谋,现场1+1的支持
方案会写的人很多,写的漂亮的大有人在,但市场千变万化,如果死守一份方案书,有时就成为“刻舟求剑”了。 所以,在定好启动方案后,厂家营销部的人员一定要到现场,和经销商一起来完成启动市场的工作,因为这个时候,经销商的内部人力资源还未必达到成熟(特指对行业和产品)。
在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一定要珍惜经销商的每一笔钱,一定要让经销商的市场费用有所回报,与其没有把握的大策划,还不如做有把握的小市场,让经销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赚银子。
3.强有力的价格控制体系
经销商最怕什么?今天花300块买的东西,明天满大街都是280块!价格体系是经销商的利润的空间性,这是他们的生命线! 经销商从做智能家居开始,到真正收获时,可能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都在做市场的基础工作,铺垫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先种庄稼,才会有后面的打粮食。这些经销商都是厂家宝贵的财富,一定要让他们赚到钱,所以价格政策一定要稳定。
4.一定要积极研发新产品
中国的市场有个固然定律:只要赚钱的产品,模仿者会一窝蜂地上。还有,产品本身有其固有的生命周期,这就决定了,厂家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一直领先,也只有这样,经销商才能永远比竞争对手多赚一大块。
有家厂商告诉笔者,在产品推广上,他们有意识地控制,只在市场上投入几款,没有全部亮出自己的家底,一旦有人跟进,我们就使用杀手锏,这样我们的经销商继续有很高利润空间的产品做,而模仿者只能喝点汤了。
厂家与经销商,既是矛盾的统一体,又是利益的共同体。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冲突无时不有,博弈无处不在。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双赢。是在既定的蛋糕中一味地争夺谁的份额大谁的份额小,还是共同把蛋糕做大一起分享,相信厂家和经销商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