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现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所,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和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开发,任建筑智能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在航空部181厂军品设计所任设计员,主持或参与完成国产系列战斗机的机载智能设备等十几项军用和民用产品设计开发。
姜主任先后参与了广东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控制系统和联网收费系统设计。主持完成BYTE-HOME以太网型智能家居系统、BYTE-HOME以太网型智能小区系统、BYTE-HOME智能社区系统的设计。
记者:姜主任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接收本刊的专访。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智能家居概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市场的智能家居产品也逐渐丰富起来。尽管市场在逐步升温,但我们的智能家居企业过的并不舒服,在过去的2006年很多企业纷纷退出或转型。请问姜主任,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现阶段您觉得我们的智能家居企业应该采取何种发展策略,才能稳步发展呢?
姜主任:从社会需求看,智能家居已成为住宅的必然属性,为住户提高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为地产商提供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其市场需求将继续不断升温,并且用户对产品系统的功能要求开始从单一向全面服务发展。
从智能家居供应行业看,智能家居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其满足社会需求以及行业竞争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可视对讲厂家,由于技术门槛低,进入厂家众多,产品系统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过度依靠价格,使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到极低的水平,使一些生产规模小的厂家无法收支平衡,从而被淘汰;又例如,智能家居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智能数字终端等信息化产品能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由于技术门槛高,进入厂家少,竞争较弱,此类产品企业保持良好的利润水平,因此,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
现阶段智能家居企业发展应该在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或独到技术优势、或生产能力优势、或市场网络优势、或优良的服务等,都能得到稳步发展。
记者: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所属的建筑智能化研究中心,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产品研究开发、产业化和教育的产学研单位,从2001至今贵中心已经完成了多项智能化工程设计。能与我们广大读者分享您的设计心得和感悟吗?
姜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智能家居产业从2001年8月到2007年2月经历了两个时期,在技术开发和产业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一是技术开发时期,从2001年8月成立项目组到2004年3月间, 我们完成了“从无到有”技术研发,形成B++100可视对讲系统和B++200家庭智能终端系统2大完整产品系列。2003年7月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国内领先,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是产业创建时期,从2004年到2007年间,建筑智能化研究中心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产品化、市场化工作,形成B++100可视对讲系统和B++200/300家庭智能终端系统2大完整产品系列的生产能力,并取得公安部安防产品认证和生产登记证,并在广州汇景新城大型国家建设部3星级(最高级)智能小区系统投入使用,并正在建设中海国际观园大型智能小区系统,并陆续在北京、重庆等地的楼盘进行建设智能小区系统。
这些年来的技术开发和产业管理的心得也有两点:一是真实感受用户需求,以更好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突出我们的强大技术优势,才能在技术开发和产业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记者:有专家认为:我们国内的环境与国外有所不同,在国外,他们由于居住的环境多以别墅、独体式房屋为主,所以智能家居一发展就更侧重信息网络的联通,家庭娱乐的控制等方面;而我国的居住环境多以住宅小区式为主,所以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安防监控的方面。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作为享受型智能家居产品,灯光控制、背景音乐等,您觉得市场的发展前景会是怎样?
姜主任:我认为:同样是人类,国内外智能家居的需求和实现技术手段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应该大部分是一致的,都需要安防监控、电器控制、娱乐、通讯等服务,都采用相同的电子、控制、通讯、计算机等技术;当然居住环境的不同可能使技术实现方法和服务需求有少量差异。灯光控制、背景音乐等智能家居产品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一部分,在高端用户具有一定的社会需求。
记者:随着智能化技术从大厦走向小区,对讲产品与智能家居开始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并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融合。目前,对讲已经发展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觉得我国的对讲产品市场在2007年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姜主任:对讲系统是智能家居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长期存在。当前国家住房政策将使房地产发生高低档次住宅的二极分化,因此其对讲系统也会出现高低两个档次的需求,一部分低端单一功能产品将继续独立存在,另一部分将融入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中。
记者:在我们的记者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产品乏善可陈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不够,是造成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那么请问姜主任,您觉得我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乃至于媒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姜主任:产品技术功能落后,不能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是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媒体应切实研究社会需求,组织技术创新,真实满足社会需求,这是智能家居市场良好发展的根本。
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可以提高工程和维修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智能家居系统的推广,因此应该尽快明确和推广行业和国家标准。
记者:贵中心是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为依托,作为产学研一体的单位,能否请您谈谈贵中心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
姜主任:根据我们单位的特点,我们的产品和系统主要针对高端智能家居用户,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两方面的竞争技术优势:首先是产品技术功能强大优势,利用我所在计算机硬软件、通讯和大型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开发出了区别传统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家居系统,真正在统一的数据共享技术平台上实现了家庭设备与远程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的连接工作。其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国内领先,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并在广州汇景新城、中海国际观园、北京、重庆等地的高端大型智能小区系统投入使用。
其次是系统性能稳定优势,在技术功能开发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近一年半的可靠性测试技术开发,克服了一系列的行业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保证了大系统的长期稳定可靠,在后期的大规模实际应用中得到了用户的一致高度肯定,为产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最后能否请您谈谈对目前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媒体的建议。
姜主任:希望智能家居行业媒体能各有特色,并更有专业化深度,对技术开发和工程实现起到引导作用。